国际空运中,原产地证明并非对所有货物都强制要求提供。但在一些情况下,原产地证明是必须提供的,接下来,百运网将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目的国明确要求:部分国家对特定商品的原产地有严格管制,如欧盟对中国某些钢铁制品的反倾销政策中,需要原产地证来证明货物是否原产于中国,以确定是否适用反倾销措施。再如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国家,若无原产地证明可能无法清关。
涉及关税优惠:当货物出口至与本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且希望享受协定中的关税优惠政策时,原产地证明是关键凭证。例如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出口至东盟,凭原产地证明 FORM E 可享受零关税或低关税。
贸易条款有约定:如果贸易合同中明确约定出口方需提供原产地证明,那幺发货人就必须按要求提供,否则可能构成违约。
如果在国际空运中对原产地证明进行虚假申报,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
行政处罚:根据《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或者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海关处 5000 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骗取、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作为海关放行凭证的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的,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但货值金额低于 5000 元的,处 5000 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海关没收违法所得。
货物处理:虚假申报可能导致货物被海关扣留、查验,甚至可能被退运或销毁。例如 B 公司一般贸易进口原产 R 国非限制地区的食品一批,提交了伪造的原产地证明,货物放行后经核查证书不真实,海关认定为出口商伪造,最终货物被销毁。
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5 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 1 倍以上 5 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