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官宣夏季Prime Day大促定档7月,跨境电商人却站在了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一边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巨变,利润空间被无情挤压;另一边是全年流量与销量的“关键节点”,让人难以抉择。
关税压顶!
部分卖家“放弃”Prime Day
2025年,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产生了重大影响。自5月2日起,美国取消了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小额包裹(800美元以下)免税待遇,同时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输美产品关税提升至125%。这使得跨境电商卖家面临成本上升的困境,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卖家。
在此背景下,卖家们对Prime Day的态度不似往年般积极,部分亚马逊Prime Day商家因利润受损而计划退出活动(路透社消息)。
主营中国制造的自行车和滑板的卖家Steve表示:“由于特朗普对华征收的高额关税导致成本翻倍,我们决定不参加Prime Day活动,因为“实在无法承受”再提供折扣,这也是我们自2020年来首次不参加活动。”
箱包品牌卖家Kim也决定今年不参加Prime Day活动,而是将库存优先供应给梅西百货、布鲁明戴尔百货等零售商,以便以全价销售这些手提袋。
面对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更多的亚马逊卖家正在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一位资深的中国亚马逊卖家认为,参与Prime Day等促销活动不应期望暴利,而是采取务实策略。比如清理滞销品,减少仓储成本;同时推动潜力产品提升排名,为后续长期回报打基础。
家居品牌卖家Cathy也表示:“以客户体验为核心是我们的品牌理念,Prime Day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好机会。我们会根据产品的成本、竞争对手的价格以及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价格策略。适当降低高利润产品的价格,对于竞争激烈的产品,则可以捆绑销售等方式吸引消费者。”
2024年Prime Day,亚马逊全球第三方卖家售出超过2亿件商品。美国市场作为主战场,首日消费者支出同比增长11.7%,达到72亿美元,其中移动购物额最高,达到35亿美元。
尽管关税政策挤压了跨境卖家的利润,但Prime Day依然是提升销量和利润的重要契机。全球消费者对2025年Prime Day充满期待,预计销售额将超过2024年的142亿美元。
为了在Prime Day中取得良好成绩,卖家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Prime Day 大考在即
跨境卖家如何备战?
2025年Prime Day有两大显着变化:
Prime Day促销周期将首次延长至四天,覆盖澳大利亚、奥地利、爱尔兰、比利时、巴西、加拿大、埃及、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波兰、葡萄牙、沙特阿拉伯、新加坡、西班牙、瑞典、土耳其、阿联酋、美国和英国。其中,爱尔兰站是首次参与活动。
同时还在Prime专享价格折扣、秒杀等优惠形式的基础上,新增了Prime专享Z划算和Prime专享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