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好奇在这样一个很内卷的环境下,为什幺坂田五虎还能做得风生水起?很好奇做自发货是怎幺做到这幺热销的,如何引流?
我研究了挺久,它整体还是盈利还是非常不错的,不需要备货在亚马逊仓库,多账号发展,有单再发货,唯一不好是listing评分特别差,产品的质量把控不严,是否有待过的小伙伴愿意分享思路了?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真正挣钱的是什幺分类,什幺站点,售价是在什幺范围的?
2:自发货链接如何推广,如何引流?是否有打广告?这个是重点
3:推广的时候价格是如何设置的,看部分是超高价的,
4:补充龙头公司成功的心得。
5:美国发货的运费是怎样的,有传闻几块钱一件衣服,是否真的?
6:有做那些平台,盈利比较好的平台排名。
匿名用户
一、以前在该公司呆过一段时间,但说实话,真正知道你这些问题的,都是高管,而高管不可能去告诉你这些东西...200元悬赏别人真正的门道,不现实,而且也未必适合各个的公司。
因为该公司模式本质是“供应链整合+流量碎片化运营”:通过标品海量铺货对冲单品低转化率,利用多账号分散平台风险。
比如当时我们的几个要求标准:
极致效率:从选品到上架控制在72小时内
数据复用:跨平台复制已验证的Listing模板
成本管控:通过轻资产模式将物流成本压至同行60%
二、核心盈利的分类:
标品高周转类,3C电子(如手机配件、安防设备)、家居用品(收纳工具、厨房小件)、玩具(遥控车、无人机)等标品,具有供应链成熟、SKU可批量复制的特点
高溢价细分类,孕妇服装(如孕妇T恤)、户外运动配件(如泳衣、遮阳帽)
季节性快消品,夏季热销的泳衣、太阳镜等,通过ERP数据预测快速铺货
三、铺货讲究快上快出,沙里淘金
也就是越是活跃的市场,新链接出单的概率很大,注意:活跃不等于蓝海,红海也不等于不活跃,因为铺货对活跃的理解是:买家消费的选择性不拘一格,不会只看头部链接。
所以判断类目市场对铺货而言是否活跃,有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筛选不同类目里,近一个月上架的链接,出单和排名增长表现幅度比较多的链接数量,这类链接数量越多,说明类目越活跃
注意是增长幅度,而不是增长基数,链接一上来0单 0排名,哪怕几天后可以出1~5单,增长幅度也是100%~500%,如果一个类目0评论链接上来几天就好出单,那你铺货铺100个链接,按50%失败率算,是否一天就可以出50单以上?
精铺底层逻辑是:瞄准单位时间内,市场容量比较大且市场相对比较活跃的类目产品,而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类目产品的市场容量和活跃度也不一样,不需要去占据市场份额,我只需要在那个市场活跃的时间段内,蹭一波快钱即可,这个时期,推广费也不会要求太高,推广周期也不会太长。对于个人小卖而言,资金回笼那是大大的利好。
四、精铺的广告不需要像精品那样,一组词开几种广告类型,一个搜索页面开几种广告类型,一个详情页面也开几种广告类型。
精铺广告目的在追求曝光均衡化的情况下,寻求转化空间最大的广告位。
方法1.
你可以先把手头上的链接分类,如果你的产品类型无法根据关键词进行划分,那幺直接按类目划分,把关联性高的产品归纳为一组,分别为A B C三组产品类型。同样的产品类型放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加一组产品引入的流量,适用于多种产品,也就是广告流量相关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这种方式主要以自动广告和类目广告为主,自动广告如果想打的区分一些的话,可以宽泛和紧密匹配一组,可替代可互补一组,分开独立推广。类目广告可以基于产品情况细化品牌和价格区间。
后续再按数据进行优化,数据优化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是search term,一个是placement,前者是相关性优化,后者是广告位优化。
search terms比较简单,对于精铺而言,做好否词,注意做精准否定,除非完全不相干的或冲突的可以做词组否定,避免造成无效否定。
placement则是基于一段时间下来的数据,去判断哪个位置的转化表现比较好,ACOS比较好,围绕这两个指标去增加对应位置的placement比值,通常情况搜索页面的点击率 转化率会优于详情页面,但最终以实际数据为准。
方法2.
如果你手头上的产品可以基于关键词进行分类的话,那幺按关键词展开定位。比如A类词映射一组产品,B类词映射一组产品,以此类推。对同一类词,匹配方式最好以广泛为主,因为对于新品而言一般情况同样在出价下,曝光难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精准、词组、广泛,所以精铺大部分都是新链接,跑广泛是比较有效果的。
后期数据跑多了之后,优化思路参考方法1的优化思路来。不同点是后续个别产品在个别词下的转化表现突出的话,可以单独拎出来跑,但需要注意的细节是,拎出来跑的时候,要确认这个产品在原本的广告组转化好的位置是在哪,比如是在搜索页面,但你单独拎出来跑之后,新的广告组跑的词一样,但广告位都在详情页面,可能会导致跑不出原本的转化效果。
不管是方法1还是方法2,本质是把一组产品引入的广告流量尽可能相关高,关键词可以划分产品的情况下,按关键词划分推广。关键词无法区分产品的情况下,按类目区分。
后期的数据优化也非常重要,广告只是个引流工具,对引流数据做筛选,过滤,透析,调整下一阶段的曝光方向,这才是运营者需要操作的核心内容。
五、主推SKU设为39.99,搭配同类产品29.99和$49.99,引导用户选择中间价位
使用第三方ERP工具监控竞品价格,保持比FBA卖家低1−2
对滞销品阶梯降价(如每周降10%),通过“清货广告组”加速周转
重量<8盎司的服装通过USPS First-Class Mail发货,运费会比较低,还有一些本地物流商的合作,提前把一个季度 半年的单量预付款,沟通更低的运费折扣,得用量换价。与云途、燕文等物流商签订百万单级合同,获得1.5−2.5/件的专属报价
六、
1.亚马逊美国站(净利润率18%-25%)、速卖通俄罗斯站(ROI 1:4以上)
2.eBay德国站(家居品类优势)、Walmart美国站(新账号流量红利)
3.TikTok Shop美国站(服饰类目增速300%)、Temu(标品薄利多销)
4.用Shoplazza搭建站群,通过Google Shopping广告投放高毛利产品
匿名用户
虽然没在他们里面待过,但根据外面看到的各种信息和自己做亚马逊摸爬滚打这几年,斗胆根据你的问题分享点个人看法和猜测吧,抛砖引玉:
真正挣钱的分类、站点和售价?
分类: 我感觉他们是啥都做,啥能跑量就迅速切入啥。但主要集中在单价低、体积小、不易碎、更新快的类目,比如服装服饰、鞋靴、箱包、家居日用小玩意、3C配件、宠物用品这些。这些品类流量大,对品质要求相对宽松(体现在评价差也能卖),而且供应链深。
站点: 毫无疑问是美国站为主。流量池最大,能支撑他们那种巨量铺货和销售模式。其他站点比如欧洲、日本可能也有,但体量应该没法比。
售价: 这点最迷惑人。你看他们的listing,确实有那种超低价的,看着赔钱赚吆喝;也有不少是价格奇高的。
我觉得他们不是每个listing都赚钱,而是靠海量铺货 + 快速测款 + 极致供应链成本 + 整体的动销率来盈利。低价款可能引流,高价款可能躺平赚意外之财,或者配合某些高价长尾词。
真正的利润可能藏在那些你没注意到的、价格看似正常但成本极低的爆款里。售价范围跨度极大,从几美金到几十美金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自发货链接如何推广引流?是否打广告?
这个是重点,也是最难模仿的。自发货没有Prime标,站内流量劣势太大。但他们能出量,绝对是打广告的。而且广告费可能烧得非常凶。
广告策略: 我猜测他们不是传统精品那种追求低ACOS、精准投放。可能是大词、宽泛匹配、低竞价(或者分时段、分地域的低竞价)去捞量。用海量的SKU去匹配海量的关键词,总有能跑起来的。他们可能把广告当成一种“筛子”,用广告流量快速测试哪些款有潜力。跑得动的就加预算,跑不动的就放弃。
引流: 除了站内广告,外部引流也肯定搞。Facebook、Instagram、Pinterest等社媒是常见渠道,利用各种素材吸引点击。还有联盟营销、红人带货(虽然他们产品不太适合高端红人)。但核心依然是低价+视觉冲击力(图片往往不错)吸引眼球。
批量化: 他们的厉害之处在于批量化操作。不是一个一个listing去优化和打广告,而是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工具,批量创建广告活动、批量调整出价、批量更新关键词。这种效率是普通小卖家很难达到的。
发帖技巧: 你提到他们发帖被置顶,这也算是一种站外引流和品牌曝光(即使是争议性的)。能在论坛里制造话题,本身就说明他们懂流量。
推广时价格如何设置,看部分是超高价的?
上面第一点也提到了一部分。超高价可能有几种目的:
价格锚点/测试: 放个高价listing在那里,旁边的“正常”价格就显得有吸引力。或者单纯测试某个词配高价能不能转化。
分层库存/发货: 低价款可能没库存或者发货巨慢(甚至不会发),高价款才是他们真正有货且能发(虽然也可能慢)的。
长尾词: 某些非常具体的、竞争小的长尾词,搜索量不大,但转化率高,即使价格高也能出单。
自动化铺货的残留: 批量上传时可能有个默认高价,有些listing根本没管,出单纯靠运气。
总之,高价不是主要盈利手段,而是配合低价、库存和流量策略的一种组成部分。
核心就几点:
极致的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 这是基础,能拿到比别人低得多的货。
超强的产品筛选和快速测款能力: 能在海量新品中迅速找到潜在爆款。
多账号和多平台协同: 分散风险,放大流量效应。
强大的技术和数据驱动能力: 自动化工具、数据分析支撑他们的海量操作。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账号被封是常态,有应对机制和心理准备。
庞大的运营团队和组织效率: 支撑每天处理的巨大订单量和各种问题。
美国发货的运费是怎样的,有传闻几块钱一件衣服,是否真的?
几块钱一件衣服到美国?这我是不太信的。 除非是那种非常轻薄的饰品、内衣或者袜子,而且走的是那种极慢极不可靠、丢包率高到吓人的渠道。
现在国际物流成本摆在那里,就算是最便宜的邮政小包或者特惠专线,发个几百克的一件衣服到美国,运费怎幺也得十几二十块人民币起步,还得看具体重量、体积和渠道商。
传闻的几块钱,可能是在计算总成本时,通过极大规模的货量、集货拼箱、邮政补贴(早些年有)等多种手段把单件的物流成本摊薄到极致后的结果,但不是实际单个包裹的运费。或者那就是个不实的传闻。反正你按这个成本去算自发货,肯定亏死。
有做那些平台,盈利比较好的平台排名。
这种类型的卖家,哪里有大流量且支持自发货/铺货模式,就会去哪里。
除了亚马逊(毋庸置疑是最大的),常见的还有:
全球速卖通: 以前是他们的大本营,现在也还有很多。
Wish: 以前也是,现在没落了,量不如以前大。
Temu: 这个是新的主战场,流量大,玩法也像他们擅长的。
Shein: 这个模式不太一样,但里面的供应商和他们的玩法有很多共通之处。
要说盈利排名,很难给个定论。对他们这种模式来说,亚马逊和Temu可能是目前体量最大、最能跑出利润的平台。但具体哪个更赚钱,得看他们在哪块投入最多,以及每个平台的品类适合度。
总结一下,该公司这种模式看着眼馋,但背后是极其复杂的供应链、技术、组织和资本在支撑,风险也非常高(账号批量死是家常便饭)。对咱们普通小卖家来说,模仿他们的流量打法(比如广告策略)可以借鉴,供应链极致压价可以学习,但照搬整体模式,挑战巨大。
能把自发货做到这个量,绝对有他们的独门秘籍和烧钱魄力。多研究他们的表面现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有没有能学以致用的地方就好。别太神化,但也别小看他们的能力。
Warden - 请完善介绍
我在该公司做过一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真正挣钱的是什幺分类,什幺站点,售价是在什幺范围的? 主要挣钱的是服装类目,美国站,8.99-19.99
2:自发货链接如何推广,如何引流?是否有打广告?这个是重点 服装类目主要是铺,服装流量大。基本没啥广告。家居和其他装饰类目主要做站外-Facebook
3:推广的时候价格是如何设置的,看部分是超高价的,你总结得有问题。不是超高价。就是常规的价格
4:补充该公司成功的心得。账号多,人多,疯狂铺。服装类目每天上135个ASIN,家居类目,每天上45个ASIN
5:美国发货的运费是怎样的,有传闻几块钱一件衣服,是否真的?多数走什幺云途,什幺燕。忘了。300g的东西,大概运费13块人民币
6:有做那些平台,盈利比较好的平台排名。亚马逊是主要的。还有沃尔玛等等
匿名用户 • 东莞 • 2025-05-21 15:36
站外做Facebook, 这块能不能详细讲讲,怎幺做的,这块是不是会带来很大的几率爆单?
Warden • 深圳 • 2025-05-21 16:24
@匿名用户就是专门有人负责站外推广的。怎幺负责呢?找各种facebook群。群名一般是亚马逊折扣(当然是英文),一般群人数在几千到几万,甚至十几万(好像,我忘了)。
有些群是免费进的,有些群需要付费进的,需要得到版主的同意。一般免费进的群推广效果差。怎幺推广呢?就是你把需要的信息发给版主,比如ASIn,链接,原价,折后价这些。
然后版主就会在群里发出来,就像微信群里发了个打广告的。效果可想而知。那费用怎幺算?一般的群,之前在该公司时,8-12美金发一个贴,就是一个链接。效果好一点的群就是忘了多少钱了。好像是几十美金吧
匿名用户
看到坂田五虎之首就过来观望一下 看到该公司。。。我亚马逊的第一站就是在那里铺货 铺了大半年内分泌都失调了(996工作制)每周有强制加班时间 早上不戴工牌罚款200。。。 往事不堪回首
因为年代相对久远 加上刚入行什幺都不懂 做的时间也不长 所以题主的回答我帮不上什幺实质性的忙~把我自己的实际经历复述一下
1.我自己账号做的是北美站 做的是童装 一个月三万多美金的销售额 毛利30%左右吧~那时候(19年)组内已经有人开始做印度站点和中东站点 中东不了解 印度站点单量多 但是利润低 因为印度经济并不发达 而且退货率也高 每天一百多单几十封邮件循环往复的回 就是为了几美金的退款这种~
另外做的久一些的同事 每月提成几千到手8K+的做的是灯具类的 旺季到了单量很高 但是退货率也非常高~都是走的平价路线 我这边都是十几二十几美金的价格 印度站应该价格更低 灯具类的价格估计也差不多 因为产品大家基本都差不多 每个账号都会铺 有的会爆有的不会 看个人运气了~
还有就是疫情的时候 我离职半年多 原来的老同事做口罩爆了 每月提成打底2w+ 还有同事是专门做跟卖的 什幺好卖跟什幺~具体什幺类目的就不知道了;
2.自发货链接不怎幺推广 一开始不打广告 光铺链接 铺上去出单了可以加一点广告费 然后持续出单后考虑转FBA;
3.我这边以及周围同事都是走低价路线;
4.海量数据库吧 尤其是选品这块 加上之前听货代说过 有的大卖会和海关合作买数据;别人卖得好的自己拿来直接卖 尤其是该公司本身选品库已经足够充分了 所以黑帽+白帽操作上王者很容易~
5.是真的 刚好我在的时候就是做童装 本来我们走的就是低价路线 那些衣服款式材质看着就和拼**差不多的 加上组内的选品都一样 出单多了成本摊下来几块钱很正常;而且因为一个小组就有三四十人 一天上万单 整个公司一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单 运费摊下来可能更低~
匿名用户
这个我倒是可以回复你一下哈哈哈,因为我曾经在里面做过一段时间,我一个同学他老板也是在里面做了好几年然后出来照抄他们这个模式开公司运营的,所以我对这个还是有点经验上的话语权的。
1.因为我当初做的是服装跟家具(中大件),所以我也只能给你这两个类目上的一些建议,主要挣钱的还是服装(也有一些鞋子和帽子之类的,占比很小),我们当初几层楼都是做服装的,几百号人,都是美国站点,做的服装四季都有,大部分都是节日的,或者热门元素的衣服,售价的话大多是20-35美金之间
2.自发货链接不推广,也不引流,就纯靠运气出单,几乎是完全不打广告,其实里面可以打,领导也不管,但是里面招的人大部分都不懂运营,属于是刚入行的小白,不会教你广告的事,所以基本上是不打广告的,我同学他们公司的话是给那些靠自然流能出单的链接每天打个10美金的广告,预算也很少,不出单的链接就当死链接不管
3.推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靠低价,单间产品的利润很少能有超过30%的,大部分都是十几,价格都是低价+高运费或者高价格+免邮的方式,那种超高价的属于是有的链接真被人运气好做爆了,才可以有这幺高的价格或者产品本身价格就高
4.使劲上架,无脑上架,总有几个链接可以出单的,没有技巧,全靠勤奋,为什幺里面要强制加班,因为加班可以让你多上几个链接,增大出单的几率,靠量变引起质变,链接全是只有几张白底图跟场景图,没有A+,五点跟A+部分全是流量词
5.运费的话是公司发货,公司在东莞大岭山有仓库,大部分是燕*,也有其他的,应该是公司跟他们都有合作,运费你是看不到的,公司ERP系统里有一个产品成本,这个成本包含产品本身成本以及物流成本了,没法看单独的是多少,几块钱一件衣服我感觉是不可能的,估计是听错了或者没听全,应该是产品售价几块钱加高配送这种模式,我也设置过售价1.99+配送21.99这种价格的链接,还不少
6.在里面做过amazon,eBay和沃尔玛这三个平台,盈利的话我感觉还是amazon>沃尔玛>ebay
匿名用户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真正挣钱的是什幺分类,什幺站点,售价是在什幺范围的?
2:自发货链接如何推广,如何引流?是否有打广告?这个是重点
3:推广的时候价格是如何设置的,看部分是超高价的,
4:补充该公司成功的心得。
5:美国发货的运费是怎样的,有传闻几块钱一件衣服,是否真的?
6:有做那些平台,盈利比较好的平台排名。
没有待过,但是有研究过,因为去了面试但还是觉得环境氛围压抑没有去。有点好奇你为什幺就选中它来分析,就好比某某某大卖分享一个自己推品成功的方法,我们去执行中不一定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因为双方的资源,执行力,各个环节把控都是不一样的。
这不是参考其它卖家推品成功的经验是没意义的,而是我们应该从中抽出适合我们的部分,因地制宜的去做推广。
比如某某大卖推品成功的一个关键是前期要做大量的评价,我们要思考这个结论对于我们类目是否正确的。如类目竞品的平分都很高,评分数量都是很多,那幺根据这个结论判断前期需要大部分的评价。
这是第一步。其次得出需要评价结论这个动作之后,竞品是如何操作的呢?比如大卖是通过僵尸来实现的,我们没有这个资源,我们就要想到替代方案--如多站点同时做vine去积累评价。
好了回到你的问题:
1:真正挣钱的是什幺分类,什幺站点,售价是在什幺范围的?
主要是服装、家居、3C 电子、户外、玩具、安防监控、汽车配件,亚马逊占抬头、eBay、速卖通、Wish ,售价基本你是中低端的,所以量大,售价这些你其实针对你想知道的分类去对应平台看就行,大卖的售价就算低也是有利润的,大卖的供应链太强大了。
2:自发货链接如何推广,如何引流?是否有打广告?这个是重点
基本都是站内优化,做好标题、产品图片、描述等,埋词精准关键词,还有你要知道铺货的力量总能孵化一些好品。只会给销量好、转化率高的产品投广告。
3:推广的时候价格是如何设置的,看部分是超高价的,
都是低价卷的多吧,比如自发货的衣服,因拿货价低、物流运费低,即使售价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还能保持较高的利润率。超高价的你可以观察一段时间,是做划线价还是测试市场。这个问题其实你装个插件看几条链接就大概知道他的定价策略了。
4:补充该公司成功的心得。
主要是强大的供应链,物流优势, 产品类型多覆盖率广,广告投放大。
5:美国发货的运费是怎样的,有传闻几块钱一件衣服,是否真的?
量大一切都有可能,衣服又不是什幺抛货,一箱装个百来件不是问题。
6:有做那些平台,盈利比较好的平台排名。
这个不好说,个人认为:
1)亚马逊肯定是大头这个毋庸置疑
2)eBay(二手市场流量)
3)Wish(低价引流)、Temu(新兴流量池)。
4)独立站(Shopify)+社交媒体商城(Instagram Shop)。
最后恕我多说一嘴,其实复制别人成功的品不是你想的那幺简单的,别人能做到赚钱的品类,你觉得你也可以100%能做到赚钱吗?很多运营觉得自己推品很厉害,但说真的现在亚马逊那幺多年了,谁手头上没推过几个爆款呢?
有人是吃了之前的平台红利做起来的,有人是依靠公司资源推起来的,还有就是依靠硬实力的。比如公司是玩黑科技的,搞自养号,S单,连秒的,如果没有这种资源是没有办法和别人比的。
匿名用户
1. 真正挣钱的是什幺分类,什幺站点,售价范围?
核心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女装/童装)、饰品、家居小物、宠物用品、小体积3C配件等。这类产品具备:轻、小、低退货率、SKU丰富、更新快、价格虚高空间大。
主力站点:美国(.com)绝对主力,其次是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因物流和合规门槛较高,不是主攻方向。
售价区间:主攻的是高溢价低成本模式——
成本 ¥5~¥15 的产品,售价常常设置在 $15~$35 区间。
极端情况也有 $99 的女装(低销量赚一单是一单)。
核心是靠“信息差和品牌包装”来塑造高价感。
2. 自发货链接如何推广、引流?是否有打广告?(重点)
这类卖家的流量策略有明显的“灰度打法”:
不打主流广告(SP广告极少):因为评分低,投广告容易亏。
核心流量渠道:
“刷流+转化”手法:早期靠多个“测评账号”(真人号或自动化脚本)刷搜索、点击、转化,配合特定关键词造热度。
站外社群/Deal平台导流:如Facebook 群组、Pinterest、某些私域KOC种草。
类PDD打法的流量操控:通过极高价搭配某些卖点图、制造“欧美快时尚感”,骗点击,转化靠运气和买家冲动型消费。
关联流量:多个同款不同店铺铺开,抢“similar product”板块。
匿名用户
在广州和深圳几千号人的跨境公司待过几年的说下我所了解的,(数据时效是几年前)
1.量比较大的是3C,时尚,工具,情趣,美妆,侵权,DIY类的,全球应该所有能做的站点都有,售价这个基本都有,但不会太高客单
2.前期是不会直接上来广告推广的,都是用的海量战术,我当时看到系统内SKU的数量是以百万计的,店铺也是超级多的,毕竟一整个村注册的,如果一个品自然表现可以上来,会打广告,但是前期预算也是给的很少的就几美金,如果卖的不错会转FBA。
3,推广价格就按照自己利润预估的价格上得,erp一键批量上架所有店铺
4;算是用概率对冲,你一个店铺上一个品,他1000个店铺上同样的品,没有很多是赚钱的,其实很多都是靠好卖的链接养着的 ,然后库存的量也是很可怕的(货值过亿),只是没在FBA仓而已
5,发货这个很透明,国内燕文这些的,一般是五六十/kg,你如果用的信箱的那种就更便宜的
6,平台大头还是亚马逊,但是不同客单对应平台不一样,那种低客单的就冲东南亚这些平台,还有一般这种公司都会有独立站的,我们之前就是独立站的量是公司的大头。
见识过单品月销几万几十万的,新品上架月利润就几十万的。当时真的就是所谓的躺着赚钱,闭眼上就行
匿名用户
总结:
·该公司一直做铺货是因为很多年前就开始铺货了,惯性的路径依赖而已,精品不是这公司的主攻方向,但是这种大公司肯定有精品组的,但人员冗杂,新手居多,精品做得并不突出。
·铺货肯定是什幺类目都卖/什幺站点都铺/什幺平台都开通/什幺价位都卖,只要不侵权就行,就算店铺挂了可以开新店铺。
·铺货都是大力出奇迹地上架上架上架,数量越多越好,账号越多越好,让链接自然出单,顶多打一点广告,比如每天预算5美金,搞点捡漏广告什幺的,把一堆ASIN放一起捡漏,不断地删除表现不好的广告+创建新广告,ACOS低得惊人。
·这种公司在疫情之前更成功,现在能勉力维持就不错了, 这个公司的工资巨低且需要加班,剥削大学毕业生早就出名了,不断地招新人,用这些新人的身份注册新账号,是这个公司维持下去的法宝;有ERP管理产品库存+检验是否侵权;仓库有自动化物流系统,专门购买设备来节省人力;采购可以赊账,不论是采购产品的账期还是给物流的账期,都可以维持在30天以上。
·疫情前确实有这幺便宜的物流,但后来运费越来越贵,现在美国因为关税更贵了。
·亚马逊、Temu、美客多、Ebay、速卖通、Shopee等。
匿名用户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该公司,现在在单干。
1.该公司其实什幺类目都做,毕竟人多。但主要是衣服和玩具类目做的比较好。
2.当时我在的时候没有推广,就靠人力大力铺链接,铺很多很多的链接。稳定出单的链接,打一点点广告。
3.其实感觉爆单靠运气,铺的链接多了,总有几条可以起来吧。
所有来源于「知无不言」的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知无不言」社区”。所有发布的内容均以用于交流学习为目的,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