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马逊的广告舞台上,主图长期以来是卖家争夺流量的“定海神针”。无论产品再普通,凭借一张精心打磨的主图,也可能博得买家第一眼的关注。
如今,这块看似稳固的舞台C位,正在被撬动。
跨境导航网获悉,近日据业内爆料,亚马逊正在小范围测试名为ImageSmith的广告机制。不同于过去广告位默认展示主图的做法,新机制会根据买家的搜索词,从产品详情页里挑选最符合搜索意图的图片进行展示。
例如,当用户搜索“户外露营折叠椅”时,广告中可能出现的并不是常规的白底主图,而是一张带有户外露营场景的副图。
对于卖家而言,这意味着“主图定乾坤”的时代正在被动摇:一方面,如果详情页图片足够丰富、场景感突出,就能精准契合搜索意图,把副图变成新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如果副图质量一般,甚至模糊了产品卖点,则可能直接拖累点击率和转化表现。
据了解,这轮测试自9月9日就已经启动,预计持续至 10月7日。在此期间,部分产品会被系统随机纳入,展示的副图也带有随机性,不同用户看到的画面可能并不相同。目前卖家仍可选择退出:只需将 ASIN 提交给客服,大约 24 小时后广告位就会恢复展示主图。
有卖家就直言:“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页面出了问题,问了客服才知道是广告测试。考虑到我的副图不够出彩,有些细节图甚至可能误导买家,所以我把所有 ASIN 都退出了。”
不过,也有人选择继续参与,认为如果副图本身有吸引力,不妨借此提升广告效果。毕竟,一旦未来机制正式上线,卖家很可能没有‘选择权’。
跨境导航网认为,这场测试并不意味着主图规则已经被颠覆,但它释放出的信号足够明确:亚马逊正在试图打破“主图定乾坤”的旧格局,把更多的展示权交给系统和场景化内容。
对卖家来说,这还是一场“小范围彩排”,目前可以选择退出,也未必适合所有产品。但如果未来全面上线,广告竞争的逻辑就会发生转变——从比拼一张主图,变成比拼一整套视觉叙事。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此次不仅仅在前台动主图的“奶酪”,也在后台把数据工具推向更多卖家。
跨境导航网获悉,近日有卖家爆料,Amazon Marketing Cloud(AMC)已对普通卖家开放部分权限,相关入口已在广告后台Measurement & Reporting 菜单上线,美国本土卖家率先可见,其他站点正分批放开。
据了解,此次开放覆盖广告交互类数据的免费使用(展示/点击/广告转化等),而自然转化、零售购买等扩展数据仍属订阅范畴,需另行付费。
消息一出,立刻在卖家圈里引发热议。有人把它称作“今年下半年最大的好消息”,认为过去只有大品牌才能用的数据工具终于走向普惠,普通卖家也能获得更完整的广告视角。
当然,也有人泼冷水,提醒 AMC 依然不是“傻瓜报表”。一位深圳卖家直言:“数据获取只是第一步,真正难的是你得先搞清楚底层的数据项都是什幺,再去明确需求,然后写SQL做分析。否则就算有了权限,也很可能跑不出有价值的东西。”
另一位佛山卖家则补充说:“逻辑搞不清楚确实很难,但借助AI写SQL是个方法,关键还是方法论要对,才能保证数据分析出来有意义。”
从行业层面看,亚马逊此举并非单纯的“利好释放”,而是一场被动的调整。
一方面,进入 9 月以来,不少卖家反馈销量未见起色,即便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收效依然有限,有卖家直言按照当前趋势,环比跌幅恐高达 70%–80%;
另一方面,更现实的是,“大家的广告效果越来越像”——同样的关键词、同样的素材、同样的出价,结果差别并不大,难以判断问题出在哪里。有卖家直白地概括:“新手已入门,亚马逊大概是没办法了,想让广告玩法更精准,不然大家效果太差都不玩了。”
也正因如此,在广告效果承压、卖家积极性下降的背景下,亚马逊不得不放下身段,将过去的大卖专属工具推向普惠,以提升投放的精细度和回报率。
换句话说,AMC的开放不仅是卖家眼中的“利好”,更是亚马逊为稳住广告收入和市场信心的必然选择。不过这剂“强心针”能不能真正稳住广告生态,还得交给市场去验证。
对此你有什幺看法呢?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