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本公众号独家报道亚马逊全球20站已在中国税局集体‘报税’,尚缺美国!跨境卖家或迎史上最大税务暗雷?引发行业热议。当时,全球主流电商平台纷纷按要求完成备案,唯独亚马逊美国站“神隐”,引得跨境圈各种猜测四起。
有卖家暗自庆幸,觉得美国站销售数据暂时安全;也有人忧心忡忡,担心某天税务部门会突然“穿透”查账;更多大卖则夜不能寐,观望这场中美数据博弈的最终结局。
该来的终究会来。本周一,中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更新信息显示,主流平台备案名单已新增Wayfair、Lazada、Mercado Libre、速卖通等平台,Walmart也新增了美国站点。最引人注目的是,亚马逊备案站点从此前的20个增至22个,新增的正是美国站和澳大利亚站。







“美国队长”的正式报到,意味着中国跨境卖家最大的销售市场已被纳入税务监管网络,也标志着中国构建的平台经济税收监管体系完成关键闭环。
从“缺席”到“补录”仅用三天,背后有三重驱动力:
一是政策刚性不容挑战。国税总局2025年连续发布的15号、17号和22号公告,已形成严密法规链条。22号公告设定的“停业整顿”、“风险弹窗”等罚则,没有平台敢长期试探底线。
二是中美数据博弈找到临时出口。在暂无双边税收数据交换协议的情况下,亚马逊主动选择通过境内机构进行申报,既是遵守中国法规的务实之举,也暂时规避了《云法案》的数据出境限制。
三是合规大势所趋。全球税收透明化进程不可逆转,主动合规比被动查处更为明智。

美国站的“入列”,给跨境行业带来两点明确信号:
首先,所有销售市场的税务盲区已不复存在。卖家幻想的“数据安全港”彻底消失,合规经营成为唯一选择。
其次,政策观望期结束。此前部分卖家期待的“美国站可能长期不报”的侥幸空间已被封死,必须立即启动合规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