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对外观专利的加速审查机制进行重要调整:实行多年的EE程序正式终止,而AE通道则成为官方认可的“快速路径”。这一变革背后,既是申请量激增与资源分配的平衡,也是知识产权体系优化的重要一步。对于跨境卖家与创新企业而言,唯有及时理解规则、调整策略,才能在新周期中抢占先机。
01 | EE为何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USPTO在2025年8月发布的正式文件,外观专利的EE程序已于4月暂停,并于8月彻底从法规中删除。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三点:
申请负荷过载:EE请求数量连年激增,导致审查资源紧张,反而拖慢整体进度;
费用机制被滥用:许多申请者误用“微实体”身份低价申请,影响审查公平性与财政可持续性;
系统优化需求:USPTO希望通过关闭EE,引导申请人转向更规范、更具合理性的加速渠道。
这一调整也提醒我们:知识产权政策并非一成不变,唯有保持敏感,才能避免策略失效。

02 | AE:新一代“加速器”的运作逻辑

在EE退场后,AE成为目前唯一可用于外观设计的官方加速通道。但与EE的“付费即用”不同,AE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请愿程序,其核心机制如下:
适用情形:
申请人健康或年龄因素(免费);
存在潜在侵权或紧急商业需求(需付费并证明合理性)。
审查特点:
需同步提交详实的说明文件与检索报告;
权利项数目受限(独立权利要求≤3,总数≤20);
审查中需积极配合,响应周期短,不可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AE虽更为严格,但其效率也极为显着:合规案例中,部分申请可在3个月内完成授权,比普通流程快1–2年。
03 | 企业应对策略:从“被动等待”到“主动规划
政策变化直接影响三类群体:快消品企业、面临侵权纠纷的品牌、需快速完成平台备案的卖家。为降低风险,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1、提前规划申请节点
AE请求需与专利申请同步提交,无法后补。企业应在新品研发阶段即启动知识产权布局,避免错失良机。
2、严谨准备申请材料
AE对文件质量要求极高,需确保说明书、附图、宣誓书等内容完整规范。任何补正都可能丧失加速资格。
3、灵活搭配其他程序
若外观专利关联他国同族申请,可结合PPH程序进一步提速;对于核心技术,也可评估通过Track One实现发明类专利的优先审查










